1、央行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2、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确认需要放慢加息步伐
但并没有流露出2023年要降息的想法,给转向的希望泼冷水。与会者还担心市场过于乐观,未来加息后利率达到的水平将比投资者预料的高。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通胀风险是一个关键因素;担心金融状况出现“毫无根据的”宽松;与会者继续预计,持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将是适当的;没有与会者预期2023年降息是合适的;与会者普遍认为,需要维持限制性的政策立场,直到最新数据提供信心,表明通胀处于持续下降至2%的道路上,而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3、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表示将适当增加今年土地计划指标
支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城市群和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盘活存量,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用海;推进用地审批权“放管服”改革,使省级政府拥有更大自主权。
4、1-11月我国不锈钢及主要原料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统计,2022年11月份,中国不锈钢进口总量为29.16万吨,环比减少1.93万吨,降幅6.22%;同比增加5.38万吨,增幅22.60%。2022年1-11月份,中国不锈钢进口总量为304.82万吨;同比增加39.11万吨,同比增幅14.72%。2022年11月份,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为40.08万吨,环比增加10.5万吨,增幅35.50%;同比增加0.68万吨,增幅1.71%。2022年1-11月份,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为416.07万吨,同比增加14.28万吨,增幅3.55%。
5、多省市公开2023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
2022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创新高。截止目前,多个省市相继公开了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分地区来看,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从高到低分别为:浙江(除宁波)1637亿元、江苏1569亿元、云南899亿元、福建(除厦门)842亿元、重庆816亿元、陕西742亿元、湖南691亿元、甘肃521亿元。
6、中国12月百城房价跌幅扩大
中指研究院发布报告称,12月百城新建住宅房价环比跌幅扩大至0.08%,连跌6个月。报告数据显示,12月百城新建及二手住宅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分别扩大至68个和80个,较11月分别增11个和5个。下跌城市数量分别较2021年大幅增加55个及36个。
7、WTO:全球钢铁脱碳标准需要实现一致性
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处近日在一份题为《脱碳标准与钢铁行业:世贸组织如何支持更大的一致性》的报告中表示,不同钢铁脱碳标准或举措的实施可能会给钢铁生产商带来不确定性,增加交易成本,并带来贸易摩擦的风险,因此这些标准或措施需要保持一致性。
8、Arrow获得西芒杜北铁矿项目33.3%的权益
澳洲矿业公司Arrow Minerals已收购Amalgamated Minerals 33.3%的初始权益,该公司拥有西非几内亚西芒杜北铁矿石项目(Simandou North Iron Project) 100%的股份。西芒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铁矿床,以力拓的西芒杜项目为代表,该项目矿产资源约为20亿吨,铁品位约65.5%。
9、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期目标
1月4日证券日报报道:近段时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期目标,最低为6.5%左右,最高为15%左右;同时也制定了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专家预计,2023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将保持两位数高增长。例如,2023年安徽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山东济南市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湖南常德市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甘肃天水市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宁夏中卫市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
10、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周二(1月3日)与部分电力和钢铁企业开会,讨论了恢复澳大利亚煤炭进口一事
1月4日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指出,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周二(1月3日)与部分电力和钢铁企业开会,讨论了恢复澳大利亚煤炭进口一事。计划将首先允许宝武、大唐、华能和国能等四家企业自澳进口煤炭。禁令可能最早于4月1日撤销。疫情源头调查一事更促使中国在2020年未非公开禁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此次中国可望撤销禁令,也印证了双方关系的回暖。国投安信期货侧面了解到,开会讨论澳煤放开进口等事宜是真实的,但具体落实放开的时间和主体分配应该还有待研究。不过澳煤进口的放开应该是比较明确的了,时间点也比市场预计的要更近些,这也是焦煤2305合约价格持续两天大跌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