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公布十三项重点任务,涉及大宗商品消费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工作,强调2023年要抓好十三个方面重点任务,涉及大宗消费、大飞机、6G技术研发、重点医疗物资保供等。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置换政策。
2、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1.8%
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则由上月的下降0.2%转为持平。当月PPI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对于2023年的国内通胀水平表现,多家市场机构认为CPI升幅有望超过2022年,但机构对于PPI走势存在分歧。
3、美联储大幅加息警报解除
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12月CPI同比上涨6.5%,符合市场预期,涨幅创2021年10月以来最小;环比则下降0.1%,为两年半来首次环比下降。2022年1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5.7%,创2021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公布的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20.5万,低于预期的21.5万,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掉期交易市场显示,交易员押注美联储2月和3月两次会议累计加息将不到50个基点。美联储哈克表示,是时候将未来加息幅度调整为25个基点。
4、河北:钢铁产能减至1.9亿多吨
从正在召开的河北省“两会”上了解到,近五年来,河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超额完成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其中钢铁产能由2.39亿吨减至1.9亿多吨。近年来,河北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在重点行业开展环保绩效创A,引领企业深度减排、绿色转型。2023年,河北将开展钢铁、水泥等7个重点行业企业创A行动,年内升A企业达到60家。
5、中钢协:铁矿石EPD全球首发
1月11日,由中钢协主办的铁矿石EPD(环境产品申明)首发仪式上,6份铁矿石EPD成功实现全球首发,20份钢铁EPD成功集中发布。本次铁矿石EPD实现全球首发,代表钢铁行业EPD平台迈上了新的台阶,是平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6、黑德兰港对中国铁矿石出口环比增加26.13万吨
澳大利亚皮尔巴拉港口管理局(PPA):2022年12月澳大利亚黑德兰港铁矿石出口4927.37万吨,11月份为4758.44万吨;对中国铁矿石出口为4179.00万吨,11月为4152.87万吨,环比增加26.13万吨。
7、第一季度专项债拟发规模近万亿,引领基建投资
截至1月11日,已有13个省市公布了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另有江西、河南、黑龙江、广东、青岛披露了1月份或2023年首批新增地方债发行计划。目前,一季度各地拟发行新增地方债规模达11685.734亿元,其中,拟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规模为9775.431亿元。
8、建材产量同比下降3.05万吨,热卷产量同比下降3.20万吨
全国建材产量360.06 万吨,环比上周下降3.05 万吨。社会库存620.86 万吨,环比上周增加66.21 万吨。表需261.02 万吨,环比上周下降45.71万吨。热卷产量237.80 万吨,环比上周下降3.20 万吨,社会库存302.05 万吨,环比上周增长22.49 万吨,表需213.41 万吨,环比下降3.05 万吨。
9、淡水河谷拟在中东建设巨型枢纽
近期,淡水河谷宣布,该公司已与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苏丹国的当地政府和客户签署三项备忘录,就于当地开发工业化综合运营区(巨型枢纽)从而为钢铁行业提供低碳产品共同进行研究。签约各方正寻求在这些巨型枢纽开发方面开展合作,以期为当地市场及海运市场生产并供应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热压块铁(HBI)和钢铁产品。
10、“四措并举” 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定调今年房地产信贷的大框架。会议称,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