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走势明显改善,经济实现“开门红”
近期公布的1月物价、金融、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等多项数据走势明显改善,经济实现“开门红”。高频数据进一步表明,在需求稳步恢复的基础上,生产端的回暖也在加速。分析认为,尽管许多高频指标仍然低于疫前水平,但已出现持续回升势头。
2、预计2023年GDP有望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实现5.5%以上
2月11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从世界经济运行、2023年内需变化、宏观政策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连平指出,我国内需加快恢复步伐,房地产有望在今年二季度走出“谷底”。预计2023年GDP有望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实现5.5%以上,甚至更高的水平。
3、发改委:共同做好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13日,中钢协第六届会员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指出,落实好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一是巩固去产能成果;二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三是狠抓节能低碳改造;四是加强技术创新;五是深化改革创新,力推兼并重组。
4、多地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出炉
截至2月12日,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已经公布,总投资21.5万亿元。从投资项目清单来看,新老基础设施投资齐头并进,涵盖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信息智能、新材料等领域。
5、聚焦三大领域,国资委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近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资委日前印发通知,明确中央企业2023年投资工作重点——既要突出扩大有效投资,又要优化投资布局,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重点领域发力。
6、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环比减少604.0万吨
2月6日-12日,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1850.9万吨,环比减少604.0万吨。澳洲发运量1272.8万吨,环比减少662.0万吨,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的量1141.2万吨,环比减少452.8万吨。巴西发运量578.1万吨,环比增加58.0万吨。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2321.9万吨,环比减少477.7万吨。
7、预计2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高增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中国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9200亿元。考虑到高基数和春节错位等因素,这一数据的“含金量”很高。预计2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高增,强化经济复苏预期。
8、上周楼市整体成交量同环比均上升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上周楼市整体成交量同环比均上升。其中,上海成交面积环比涨幅最大,达103.8%,北京同比涨幅最大,为174.9%。据统计,上周主要城市的土地供求量环比均走高,北京收金逾139亿元,位列第一。
9、“第三支箭”落地后房企融资动起来
支持优质房企融资的“第三支箭”发出之后,多家房企推出定增方案。据数据统计,截至12日晚间,按照申万2021行业分类,已有万科、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16家A股上市房企发布定增预案,预计总募集资金不超过573.15亿元。
10、中汽协:1月中国车企产销量环比均下降
中汽协统计1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59.4万辆和164.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1%和35.5%;同比分别下降34.3%和35%。截至13日,18家上市车企公布的1月产销数据显示,1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呈现两位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