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召开部分重点省份工业稳增长座谈会
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和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能为稳定经济大盘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工业结构的生产变化,直接影响着对钢材各品种的消费,利好。
2、稳投资下PPP项目加快开工
受宏观政策的持续助推,基建最近重新站上风口,各地密集公布重点投资项目规划,大幅拉动市场提振钢材需求的预期,而PPP项目长期而言对于钢铁会有维持需求稳定的作用,利好。
3、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
2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发挥私募基金多元化资产配置、专业投资运作优势,满足不动产领域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按照要求,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特定居住用房(包括存量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商业经营用房、基础设施项目等。证监会还表示,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
4、全国工地开复工率86.1%,同比提升5.7%
截至2月21日,全国12220个工程项目开复工率为86.1%,较正月廿四提升9.6个百分点,农历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劳务到位率83.9%,较正月廿四提升15.7个百分点,农历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5、美联储加息预期再起,新兴市场料将短期持续承压
近期,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令美联储“鹰派”加息预期再起,令新兴市场资产重新面临“逆风”。分析师认为,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重燃,加之在经历了年初以来的一波涨势后,新兴市场资产估值已不再那么便宜,新兴市场资产将暂时继续承压。不过,得益于中国放宽防疫政策,中国市场继续被看好。
6、钢价反弹,市场回暖信号明显
中国证券报∶ 在2月初钢市出现回调之后,近期由于复工复产加速,钢铁行业出现回暖态势。机构数据显示,近四日来,钢价持续走高。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行业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叠加煤炭、废钢等原料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库存增速开始大幅放缓,市场需求信心也出现了明显提升。
7、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或达10%
PPP是政府扩大基建投资的主要形式。截至21日,全国PPP管理库项目累计有10396个,总投资金额约16.97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各类政策工具持续发力,预计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有望继续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状态。
8、经济日报:钢铁业加快转型向绿行
2023年,钢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业界普遍认为,钢铁业需求总量逐渐下降是必然趋势,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钢铁业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从“规模效益”转向“质量效益”,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9、大商所实行铁矿石当日开仓量限制
大商所发布公告,22日交易时(即2月21日夜盘交易小节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铁矿石期货I2305、I2306、I2307、I2308和I2309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1,000手,在铁矿石期货其他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2,000手。
10、必和必拓对大宗商品需求前景乐观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发布半年报并表示,尽管该公司在2023财年上半年(截至2022年12月底)利润低于预期,但对2024财年的大宗需求前景持乐观态度,因为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中国已经重新开放,并调整了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