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总理主持国务院第一次专题学习
据央视网,国务院总理主持国务院第一次专题学习指出,要切实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内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扎实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2、我国不存在系统性和可持续的通缩压力
据中国证券报,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物价数据有所回落,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专家表示,总体看,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经济复苏趋势明确。低通胀不等于通货紧缩,我国不存在系统性和可持续的通缩压力。
3、美国4月PMI超预期走强
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从3月的49.2升至50.4,为近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使得4月综合PMI产出指数(综合PMI)初值录得53.5,较3月的52.3上升了1.2点,强于市场预期的52.8,是近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4、美联储5月加息25个基点概率升至超88%
多位美联储发言人都支持美联储下周议息时将再升息25个基点的观点。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的最新数据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5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8.7%。
5、中钢协:后期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中钢协:随着国家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指陆续落实,今年国内市场钢材害求有望保持平稳。由于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受外需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害求仍然不足,后期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将呈小幅波动走势。
6、山西省今年一季度煤炭产量33316.8万吨,同比增长5.9%
山西省统计局21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快于全国1.7个百分点。煤炭大省山西能源生产保障有力,今年以来,煤炭、电力、天然气持续安全稳定供应,其中一季度规上原煤产量33316.8万吨,增长5.9%;发电量1102.9亿千瓦时,增长8.2%,其中外送电量380.1亿千瓦时,增长16.7%;非常规天然气产量34.9亿立方米,增长8.4%。
7、世界钢铁协会:3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7%
4月23日,世界钢铁协会公布数据显示,3月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651亿吨,同比提高1.7%。3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40万吨,同比提高8.4%;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248亿吨,同比提高4.1%;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190万吨,同比下降5.6%;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50万吨,同比下降14.1%;中东粗钢产量为310万吨,同比下降17.5%;北美粗钢产量为930万吨,同比下降2.6%;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760万吨,同比提高3.0%;南美粗钢产量为350万吨,同比下降7.6%。
8、18省市一季度GDP公布
截至23日,已有18个省市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GDP数据。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目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浙江、四川和湖北。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和上海5个省市一季度GDP均超万亿元,13个省市GDP在5000亿元以上。
9、央行: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人民银行将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0、4月21日上海完成了为期四天的2023年首轮集中土拍
4月23日证券日报报道,4月21日上海完成了为期四天的2023年首轮集中土拍,挂牌的19宗地均成功出让,总建筑面积为198.9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为519亿元。“上海本次土拍最显著的特征是热度加速上升,溢价成交占比近八成。”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拿地房企来看,国企央企占半数以上,主要原因是其资金流动性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