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计中国将实现2023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
国务院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开场演讲中表示:中国将在扩大内需潜力、激活市场活力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举措,有信心有能力在较长周期内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快于第一季度;预计中国将实现2023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
2、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
彭博社报道,多名熟悉行程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计划7月初访问北京,与中方进行高级别经济磋商,这也将使她成为继布林肯之后,今年第二位访问中国的拜登政府高官。
3、发改委: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常态化
发改委财金司会议要求,发展改革委系统要加力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常态化、机制化,从提高项目质量、服务中心工作、加大激励相容、政策引导宣传、加大签约投放等五个方面,进一步积极谋划实招、硬招、高招,扎实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
4、工信部:深入实施“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6月27日在广州开幕。工信部部长金壮龙通过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金壮龙表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推动成果共享。支持专精特新发展。积极分享优质企业培育发展经验,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持续激发企业新动能。
5、专家预计三季度将迎来新增专项债发行高峰
截至6月26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2万亿元大关,达21672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的57%。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预计,后续新增专项债发行将会提速,并在三季度基本发完,这意味着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将在1.5万亿元左右,为年内专项债发行高峰。
6、多路资金力挺交通基建
近期,全国多个重点交通项目加紧建设,掀起施工热潮。基建通数据显示,仅近半个月相关部门就批复了17项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重大公路交通工程。专家指出,今年以来,基建相关重大项目储备较多,随着稳增长诉求增强,后续存量项目或加快落地,助力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大盘。
7、财政部: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部部长刘昆作了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26500亿元,与预算持平。下一步将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8、新增专项债发行突破2万亿
截至26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21672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的57%。业内预计,后续新增专项债发行将会提速,并在三季度基本发完,这意味着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将在1.5万亿元左右,为年内专项债发行高峰。
9、投资超百亿铁矿项目开工
中国五矿陈台沟铁矿项目开工仪式在鞍山举行,项目总投资超过百亿元,是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开采(超1000万吨规模)、超深井(超1200米深井)的“双超”矿山。该省把培育高品质钢铁材料产业集群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全力打造万亿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
10、上周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260.21万平方米
上周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260.21万平方米,周环比降1.1%。从成交(签约)面积来看,上周,仅杭州及青岛2个重点城市成交面积实现周环比增长,环比增幅分别为41.3%和67.8%。其他8个重点城市成交(签约)面积呈周环比下降,且降幅均超10%,其中武汉成交面积为11.26万平方米,环比降57.9%,降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