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意见建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要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2、美联储“放鹰”暗示继续加息
美联储公布6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与会者都指出,2023年年内进一步提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是合适的。由于通胀仍远高于委员会的长期目标,持续高通胀可能导致的通胀预期失控,仍然是影响政策前景的关键因素。
3、C50风向指数调查:6月社融新增或同比少增
财联社“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市场机构对二季度GDP的预测中值为6.7%,较上季提升2.2个百分点,预测值区间为6.0至7.3%。对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2.49万亿元,上年同期为2.81万亿元。6月新增社融或同比缩量明显,预测中值为3.46万亿元,上年同期超5万亿元。
4、6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24.6万吨
中钢协数据显示,2023年6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24.6万吨,环比下降0.74%;钢材库存量1478.03万吨,比上一旬下降8.89%,比上月同旬下降5.38%。
5、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与制造业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积极做好对企服务工作,营造制造业发展良好生态。7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经营情况、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平稳运行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会上,来自电子、石化化工、钢铁、装备制造、汽车、食品、轻工纺织等领域的1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作了重点发言,立足企业、面向行业、放眼全球,谈情况、话发展、讲问题,围绕稳定制造业投资、扩大消费及出口、加快布局新赛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提出有时效性、现实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还有9家企业负责人参与了交流讨论。
6、未来几个月美股可能因潜在的经济衰退而暴跌20%
自标准普尔500指数去年10月中旬触底以来,美股一直在上涨,涨幅超过25%,但高盛认为,现在是投资者对冲其投资组合未来亏损的好时机。该行建议投资者做好准备,未来几个月股市可能因潜在的经济衰退而遭受超20%的跌幅。
7、6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环比下降
7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6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6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7.8%,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9个月低于50%,全球制造业下行态势有所加剧,复苏之路仍面临较大挑战。
8、川内钢铁生产企业陆续进行压减能耗
7月6日金十期货消息,为保障成都大运会电力供应,川内钢铁生产企业陆续进行压减能耗,部分长流程钢厂计划限电20%~30%,具体时间待定,短流程钢厂中4家钢厂于7月6日陆续从日产12—17小时压产至日产9小时,目前川内建筑钢材日产5.1万吨,螺纹钢产能利用率61%,较昨日下降9%。
钢铁电商平台,钢铁交易平台,钢棒棒。
9、发改委崔成: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面临阶段性问题
发改委崔成看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面临一些阶段性问题,有待推进和改善。如可再生能源短期面临调峰问题,煤电调峰改造将成为重点;中期储能技术将逐步跟上,煤电将面临沉没成本压力;远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季节性波动和极端天气影响,必须加大需求端调节等。
10、中指研究院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恢复仍有波折
全年销售面积在13亿平方米左右。市场在经历“大起大落”后,预计未来两年将逐渐回归常态,年均商品住宅销售规模在12亿平方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