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要全力推进工业稳增长 稳定企业预期、提振行业信心
据工信部官微,2023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力推进工业稳增长,抓好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宣贯落实,抓紧研究推进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更好发挥各项政策合力,稳定企业预期、提振行业信心。
2、IMF:重新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调升0.2个百分点至3%
维持对明年经济增速预期不变,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再次维持不变,2023年为5.2%,2024年为4.5%,但增长构成有所变化,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表现不佳,净出口则表现强于预期,抵消了投资的部分疲弱。
3、发改委召开制造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丛亮主持召开制造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敬业集团、TCL集团等6家制造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认真听取民营企业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真实感受和意见建议。
4、继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经济日报头版文章称,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政策举措,形成政策合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展望下半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没有改变。随着促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压力,应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5、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25个省份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5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等25个省份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同比增速方面,上半年,25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水平5.5%,其中,上海与海南两省市增速超过8%,吉林、内蒙古两省区超过7%。上海增速最高,达到9.7%。
6、确保焦化、钢铁等重点行业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召开7月第二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例会。会议要求,要聚焦生态环境部门主责主业,铁腕治污攻坚。近期要做好工业企业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控,确保焦化、钢铁、热电、垃圾焚烧等重点行业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15%至30%。
7、中钢协:7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224.78万吨
中钢协数据显示:2023年7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 2247.79 万吨、生铁 2008.39 万吨、钢材 2169.36 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24.78万吨,环比增长 0.33%。2023年7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 1566.84 万吨,比上一旬(即7月上旬)减少 22.99 万吨、下降 1.45%;比上月同旬减少 55.36 万吨、下降 3.41%。
8、今年以来全国矿山事故起数下降13%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国矿山事故起数下降13%,其中非煤矿山事故总量继续下降,但煤矿事故反弹,内蒙古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露天煤矿最大事故。
9、部分钢厂接到口头粗钢产量平控政策
据了解,天津市、邯郸市部分钢厂接到口头通知,要求今年粗钢产量不超去年。中国最大钢铁制造商宝武钢铁集团7月24日收到2023年粗钢产量控制目标,该目标主要在2021一2022年水平之内。
10、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73.0万辆
乘联会表示,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73.0万辆,环比降8.6%,同比降4.8%,其中新能源零售62.0万辆左右,环比降6.8%,同比增27.5%,渗透率约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