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要有力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 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
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下阶段,要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有力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在集成、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综合性能。加强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研发,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2、28省披露第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
截至15日,28个省、计划单列市披露了第三季度发行计划,总计25221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再融资一般债、再融资专项债占比分别为9%(2291亿元)、46%(11562亿元)、21%(5203亿元)、24%(6166亿元)。
3、国内电弧炉延续亏损
本周统计独立电弧炉建材钢厂平均成本为3885元/吨,周环比下降14元/吨。平均利润为-156元/吨,谷电利润-56元/吨,周环比下降19元/吨。除华北区域谷电利润处于正值,其余均呈现不同程度亏损情况。
4、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首批减碳30%低碳环保汽车用钢成功下线
近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依托氢基还原铁DRI、30%高废钢比及部分绿电技术,首批减碳30%低碳环保汽车用钢成功下线。这是邯钢首次生产“绿钢”产品,标志着邯钢在推进高品质绿色汽车用钢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新突破。今年上半年,邯钢累计研发新产品22个,其中气冷工艺最高强度马氏体钢MS1500等4个产品实现国内首发,为河钢集团稳固国内第二大汽车用钢制造商贡献了力量。
5、焦炭开启首轮提降100-110元/吨
预计8月22日起,山东、河北、唐山、天津、山西区域等钢厂协商,计划对焦炭提降100-110元/吨。
6、本周钢厂开工率环比上升
本周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4.09%,环比上周增加0.29%,同比去年增加6.19%;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91.79%,环比增加0.76%,同比增加7.90%;钢厂盈利率58.87%,环比下降2.60%,同比下降3.90%;日均铁水产量245.62万吨,环比增加2.02万吨,同比增加19.84万吨。
7、2023年7月中国出口钢铁板材469万吨,同比增长9.0%
8月18日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7月,中国出口钢铁板材469万吨,同比增长9.0%;1-7月累计出口3287万吨,同比增长23.7%。7月,中国出口钢铁棒材89万吨,同比增长16.8%;1-7月累计出口641万吨,同比增长50.0%。
8、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公布,7月路面设备开工率创年内新高
近日,央视财经与三一重工、树根互联联合打造的“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发布了2023年7月相关数据。从省份来看,7月,7个省份当月开工率超过70%。
9、1-7月中国原煤产量26.7亿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7月份,中国原煤产量为37754.2万吨,同比增长0.1%;1-7月累计产量267182.3万吨,同比增长3.6%。
10、2023年7月中国出口汽车44万辆,同比增长59.6%
8月18日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7月中国出口汽车44万辆,同比增长59.6%;1-7月累计出口278万辆,同比增长74.1%。2023年7月中国进口汽车7万辆,同比下降5.9%;1-7月累计进口41万辆,同比下降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