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
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
2、潘宏胜:提振经济的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
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前景可期,目前提振经济的各项举措瞄准消费、就业、投资、外贸、产业、民生等诸多领域,政策效果一定会逐步显现,推动经济实质性恢复。针对资本市场领域的房企和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潘宏胜指出,证监会正扎实做好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平稳有序处置房地产债券违约风险和集中退市风险。同时,证监会有关部门和交易所将继续统筹做好融资平台债券融资与风险防控,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把防范公开市场债券违约和非标债务爆雷作为重中之重,全力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3、扩大交通有效投资
交通运输部召开部务会其中提到:加强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加快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4、央行:预计8月开始CPI逐步回升
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还将趋于收敛。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预计8月开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
5、焦炭开启首轮提降100-110元/吨
山西冶金焦暂稳运行,焦企五轮提涨主流钢厂仍没有回复,焦炭累计涨价300-330元/吨,焦企利润好转。目前国内焦炭市场稳中偏弱运行,山东、河北、唐山、天津、山西区域等钢厂对焦炭采购价格进行第一轮提降100-110元/吨。
6、7月钢材出口环比下降
中国7月钢材出口量为731万吨,同比增加10.7%,环比下降2.7%。1至7月累计出口量为5089万吨,同比增加27.9%。供强需弱背景下,虽然全社会库存维持相对低位,但行业仍处于盈亏平衡附近,8月份预计钢材出口数据延续小幅下降。
7、焦炭、铁矿石等成本支撑走弱
本周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为12050.99万吨,环比增加105.08万吨。全国47个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2670.99万吨,环比增加143.08万吨。全国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8366.2万吨,环比减少23.39万吨。
8、房地产投资开发下降
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17亿元,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投资51485亿元,下降7.6%。7月份,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和0.2%,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3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9、西安等14城市将实现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
2023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和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分会18日在西安市召开。会上,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延安、三门峡共14个城市签订了关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携手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10、全国乘用车市场7月末库存348万台、库存56天
7月全国乘用车车企生产提升较大,零售相对火爆,导致7月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微增到348万台,其中厂家库存75万台,渠道库存273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