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11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生事故,有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深刻。岁末年初各类事故易发多发,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举一反三,严查密防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紧盯重点行业,根据冬季事故特点,抓紧对能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进行深入细致排查,彻底整治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各项安全责任措施落到实处。要突出重点地区,聚焦事故多、隐患多的地方强化督促指导,真正把压力压实到各层级、传导到最末梢。要彻查漏洞盲区,全覆盖、无死角开展排查整治,加快补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短板。
2、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专题会议: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带头偿还拖欠企业账款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专题会议,会议要求,要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抓好高质量稳增长,按照“实现效益稳步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的要求,倒排节点、压实责任,以企业实实在在的稳增长,为我国经济实现预期目标作支撑。要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肃财经纪律,带头偿还拖欠企业账款,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做好今冬明春保暖保供、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信访维稳等工作。
3、一揽子举措提振市场信心
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在报告中称,近年来地方债提前下达额度占上年全部额度比重基本保持在40%至60%之间。若按照2023年3.8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的40%至60%估算,2024年专项债提前下达额度或在15200亿元至22800亿元区间,一般债提前下达额度或在2880亿元至4320亿元区间,整体看保持一定强度。
4、超前谋划储备、项目建设提速,多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高质量项目为引领,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发挥项目建设在稳增长、扩投资、增动能中的支撑作用,一批重大项目正加速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今年以来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宏观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势头
中证报头版刊文称,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宏观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势头。尽管明年经济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但经济应对风险挑战、保持行稳致远具有坚实基础。预计明年经济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会更强,经济整体将延续企稳回升态势。实施更具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有空间。
6、研究加强港口铁矿石监管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会同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组织主要港口企业召开会议,了解港口铁矿石库存、堆存装卸收费等有关情况,研究加强港口铁矿石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合理设置库场使用相关规则,加快货物周转,坚决防范利用廉价场地囤积居奇和投机炒作,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7、10月新增专项债如期减少
2023年10月国内新增专项债发行额为2184.37亿元,同比减少2214.72亿元,约占10月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额的96.4%。新增专项债同比去年锐减,符合预期。主要由于去年9月底提出的盘活地方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使去年10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升高。
8、山西前10月规上企业产煤11.28亿吨
今年前10个月,山西原煤产量达到11.28亿吨。在煤炭保供方面,山西力争新增产能煤矿在2024年继续释放产能,保障电煤稳定供应,增强安全保供能力。
9、高炉开工率环比增加
本周,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0.12%,环比上周增加0.45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增加3.09个百分点;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7.96%,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同比增加5.44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39.39%,环比增加10.39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6.88个百分点。钢棒棒,钢铁电商平台,钢棒棒电商
10、31省份10月CPI出炉:20地物价下降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新经纬梳理发现,10月,20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七个月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