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份我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2%和50.4%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2%和50.4%,比10月下降0.1、0.4和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稳中有缓,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中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超六成,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制造业恢复发展面临的首要困难。
2、美国通胀持续降温,或进一步强化市场降息预期
美国商务部发布数据,美国10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放缓至3.5%,创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符合市场预期,前值为3.7%。个人收入同比增4.5%,为2022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支出同比增5.3%,创2021年2月以来最低。另外,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1.8万人;至11月18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升至192.7万人,创约两年来最高水平,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
3、银行密集召开房企座谈会
日前,农业银行分别与万科集团、龙湖集团、朱孟依家族集团等企业高管进行业务座谈,听取企业诉求,开展项目对接,共同谋划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在此之前,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浙商银行已披露与房企召开座谈会的具体情况。记者还从业内获悉,近期还有多家主要金融机构与万科、碧桂园、龙湖、绿城等非国有房地产企业开展座谈,以加强沟通交流,加快解决企业合理诉求,改善房企融资环境。
4、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民营局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专家座谈会,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关工作,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并就下一步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5、山西炼焦煤生产遭遇寒冬
11月以来,由于多发的煤矿事故,导致山西省煤矿安全形势骤然严峻,煤矿安全生产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11月16日吕梁永聚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社会影响恶劣,并且之后当地再次接连发生多起事故,导致吕梁安全监管力度骤然升级。本周276家炼焦煤矿样本,煤矿原煤日产103.5万吨,较上周减产10.6万吨,环比上月减少14.5万吨。
6、国家统计局:11月大型企业制造业PMI保持扩张
大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今年5月份以来大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大型企业产需持续释放;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8%和47.8%,景气水平仍然偏弱。
7、中国11月钢铁行业PMI为48.2% 环比上升2.6个百分点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30日发布钢铁行业PMI数据,2023年11月钢铁行业PMI为48.2%,环比上升2.6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在45%左右运行态势,显示钢铁行业运行短期内有所趋稳。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市场需求有所回暖。钢材生产相应回升,原材料价格再度上涨,钢材价格震荡上升。预计12月份,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冷,需求端将有所收缩,原材料价格震荡下降,钢材价格高位回落,钢厂生产再度下降。
8、中国房地产即将触底
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报告《中国房地产观察:楼市或将在2024年逐步缓慢恢复》。报告指出,政府持续出台稳楼市的政策将利好高线市场,随着高线城市的楼市环境潜在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房屋销量和价格已经开始企稳。据标普预计,2024年的商品房销售额应不会有更大幅度的下滑。楼市将开始漫长的L型复苏过程。
9、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据住建部网站,2023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涉及居民865万户。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10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8万个、惠及居民870万户,按小区数计开工率99.6%。钢棒棒,钢棒棒,钢棒棒电商
10、中国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造船大国
今年1月至10月,中国船舶工业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中国船厂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同比增长63.3%,新承接的船舶订单增加意味着对钢材的需求增加,包括用于船体结构、船舶设备等多个方面,从而直接推高钢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