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预期助力经济发展
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近期宏观政策刺激不断,国家增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多的货币政策有望出台,政策向好预期增强,带动市场操作情绪,扩大投资信心,带动更多钢材需求量,利好钢材价格走势。
2、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
据中国证券报 ,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举措有力实施,预计明年经济将继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笃定向前。
3、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近期,多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业机构纷纷上调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经济展现出强劲活力、韧性和动力,获得国际机构普遍肯定。
4、1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0日发布,1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0.2点。各分项指数无一下跌,分行业指数则是6升1平1降。1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比上月回升0.2点,高于2021年和2022年同期水平。
5、11月CPI、PPI均有下降
11月份,受食品、能源价格波动下行等因素影响,CPI有所下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保持温和上涨。受国际油价回落、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降幅扩大。
6、钢铁行业面临极大挑战
今年前10个月,全国粗钢产量8.75亿吨、同比增长1.4%,钢材产量增长5.7%,钢材出口(7473万吨)增长34.8%。但行业效益不尽人意,铁矿石焦煤等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中钢协会员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7%,利润率只有1.38%,亏损面达到42.35%。
7、钢厂高炉开工率环比下降
本周,统计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78.75%,环比下降2.1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86个百分点;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5.75%,环比下降1.89个百分点,同比增加3.74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229.30万吨,环比下降5.15万吨,同比增加8.14万吨。
8、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段销量结构走势持续上行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段销量结构走势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占比减少,这是消费升级推动,也是换购群体消费升级推动。2023年进一步强化车市结构高端化特征。
9、11月份装载机销量同比下降34.7%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装载机主要制造企业销售各类装载机8873台,同比下降34.7%;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200台,同比下降48.4%;出口销量3673台,同比增长4.73%。钢棒棒,钢铁电商平台,钢棒棒电商
10、多家银行积极加大民营房地产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据了解,自11月17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以来,多家商业银行正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密集与房地产企业座谈调研,加强银企沟通协作,加大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力度。11月以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主要银行向非国有房企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300多亿元,其中近两周投放140多亿元,另有多家银行正加快推进已批复民营企业贷款落地,同时加大项目储备力度,以实际行动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