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社部推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政策举措
积极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人社部要求,优化民营企业就业创业服务,综合运用各项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岗,扶持民营企业创业发展。
2、欧盟将开征碳关税,中国出口企业积极应对
欧盟近日出台了碳边境调节机制,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仅需按季度报告相关信息,无需实际支付碳关税。自2026年1月1日起,进口欧盟的产品将被正式开始征收碳关税。不少出口企业表示,已经开始制定减碳方案,具体量化每年的减排量,满足碳排放的总目标。同时推广应用采购绿电,加大节能改造的力度。
3、地方债券首次突破9万亿元
根据公开发债数据,2023年前11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总计约9.14万亿元,地方政府发债首次突破9万亿元关口,远远超过2022年全年发债规模(约7.4万亿元),相当于今年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4、美国11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
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美国失业率环比降至3.7%,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19.9万,较10月有所上升。当月员工平均时薪继续攀升,环比增长0.4%至34.1美元。在过去的12个月中,员工平均时薪增长了4%。
5、美联储传声筒:美联储不太可能谈论降息时机,但降息前景正在浮现
“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发文,称美联储官员不太可能在本周就何时降息进行严肃的讨论,而且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都不会讨论,除非经济的疲软程度超出预期。报道提及美联储在最后一次加息后六个月左右降息的历史,以及美联储曾犯下过早下调利率的重大错误。不过,最新的利率预测料显示多数官员预计明年会有所降息。
6、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
今年1-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
7、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近日组织召开加快推进矿产资源项目开发建设座谈会,
听取行业协会、矿山企业对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进展情况汇报。2024年,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继续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8、钢贸商冬储意愿趋于理性
据数据显示,今年冬储意愿最强的区域为华北地区,冬储意愿最差的区域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不愿意进行冬储的占比高达60%,按照今年的情况看,被动冬储将是今年的主流。钢棒棒,钢棒棒电商
9、第二轮雨雪即将来袭
12月10日至11日,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出现今冬首场大范围强降雪。据中国天气网预计,12月13日至15日,中东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气温将创新低,户外工程进度持续放缓。国内寒潮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伴随雨雪天气,持续影响户外工程进度及新开工项目,预计钢材需求出现阶段性放缓,钢厂供应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