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据证券时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作为全球增长的最强引擎之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全球投资者仍有强大吸引力,“投资中国”仍是主流大趋势。
2、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提前至2024年一季度
过去两周,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提前至2024年一季度,引发美债收益率跳水、股市冲向历史新高。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尽管仍保持鹰派,但随着通胀的下行和经济压力的攀升,降息可能也只会迟到而不会缺席。随着中美利差急剧收窄、中国经济仍待进一步提振、 上周国有大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各界预计明年初MLF、LPR利率下调的概率较大。
3、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下达,累计安排金额超8000亿元
12月23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共涉及增发国债项目9600多个,拟安排国债资金超5600亿元。截至目前,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具体项目。
4、美国通胀进一步回落
美国商务部发布11月份PCE物价指数。作为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美国1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月率小幅增长0.1%,涨幅低于预期,强化美联储明年转向降息的观点。
5、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释放积极信号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加力,主要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释放积极信号;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精准性和针对性。
6、工信部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以上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7、中国钢铁业迈向绿色低碳 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湛江成功点火
2023年12月23日,由中国宝武建设的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广东湛江成功点火投产,这是国内最大的采用多气源并最终实现全氢工业化生产直接还原铁的竖炉,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再次迈出了示范性、标志性的一步,将进一步引领传统钢铁冶金工艺变革。
8、中钢协:12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192.89万吨 环比下降0.14%
据中钢协,2023年1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928.92万吨、生铁1814.56万吨、钢材1961.34万吨。其中粗钢日产192.89万吨,环比下降0.14%,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78%,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增长2.03%;生铁日产181.46万吨,环比增长0.01%,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7%,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增长10.89%;钢材日产196.13万吨,环比增长2.55%,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9%,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增长7.15%。据此估算,本旬全国日产粗钢249.30万吨、环比下降0.08%。钢棒棒,钢铁电商平台,找钢就找钢棒棒电商平台
9、高炉、电炉开工率全下降
上周,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77.71%,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78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33.77%,环比下降1.7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12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226.64万吨,环比减少0.22万吨,同比增加4.69万吨。全国87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平均开工率74.64%,环比减少0.31个百分点。
10、截至今年11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共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其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惠及882万户居民。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加装电梯3.2万部,增设停车位74.6万个,增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1.4万个;改造城市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