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统计局:制造业企业生产连续7个月保持扩张
据国家统计局,12月份生产指数保持扩张。生产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制造业企业生产连续7个月保持扩张。从行业看,木材加工及家具、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均高于54.0%,相关行业生产增长较快。
2、工信部:加强5G、数据中心、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工信部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分类探索路径,强化标杆引领,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制定推动通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政策,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工程,加快通用大模型在工业领域部署。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检测、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装备、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提升集成电路、关键软件等发展水平,加快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融合创新。加强5G、数据中心、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深化工业数据应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动力”。
3、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4年要全力做好煤炭增产保供稳价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表2024年新年贺词表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攻坚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全行业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做好煤炭增产保供稳价,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煤炭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提升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以煤炭行业的“稳、进、立”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4、下达第二批国债资金预算5646亿元
今年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据财政部消息,近日,根据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确定的第二批项目清单,财政部下达第二批国债资金预算5646亿元。
5、央行加大已出台政策实施力度 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认为,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财政部部长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保持适当支出强度。央行例会释放政策连续性信号,明年一季度或再迎降准;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望促进消费建材需求端复苏,为经济复苏注入强动能,利好钢材价格走势。
6、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政策导向为,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不断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跃升。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7、八部门: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等产业耦合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广资源循环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家电、废旧纺织品回收处理综合利用产业,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等产业耦合发展,推广钢化联产、炼化集成、资源协同利用等模式,推动行业间首尾相连、互为供需和生产装置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高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推进强链延链补链,优化产业结构,提振市场信心,利好钢材价格走势。钢棒棒,钢棒棒电商平台,找钢就找钢棒棒,螺纹钢价格走势。
8、2023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达13195亿元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金额13195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微增1.7%,由于年底推地节奏有所加快,带动企业拿地总额增速转正。央国企及地方国资仍为拿地主力,2023年央国企及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接近80%。
9、2024年1月1日起,多数存量房贷利率将迎来下调
调整幅度为10个基点。以贷款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方式还款的个人贷款为例,每月的月供减少58.54元。
10、2023年中国车市开局偏弱而随后持续走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称,2023年中国车市开局偏弱而随后持续走强,在出口加新能源的共同推动下,2023年全年销量将创出历史新高,展望2024年的中国车市将更高、更强。预计2024年乘用车总体零售2220万台,较2023年增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