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经济恢复动能连续15个月弱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2023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与上月持平,连续15个月运行在50%以下,全球经济复苏稳定性较弱,恢复动力不足。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全年均值为48.5%,较2022年下降3.3个百分点,并且全年各月均运行在50%以下。
2、央行:2023年12月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公告,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此次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将可能在支持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建设方面。
3、经济日报:期货市场要探索中国特色
经济日报第七版文章指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超七成,商品期货交易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依托强大的实体经济,我国已初步建成与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相匹配、与风险管理需求相适应、竞争力强的期货衍生品市场。市场运行质量稳步提升,防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期货价格影响力不断提高,在维护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更为深刻复杂的环境变化,提高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全球影响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十分紧迫。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子项,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发出“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影响”。
4、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强化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
王建凡表示,2023年,财政部门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基层“三保”,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大力提升政策效能,有力促进经济总体回升向好。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保持必要支出强度。二是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三是提升财政管理质效。四是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五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5、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央行: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运用债务重组、置换等手段,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抓好“金融16条”及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各项政策落实。
6、铁水产量创一年半新低
由于多数高炉检修集中在周中之后,部分影响量延续至上周,叠加个别钢厂因高炉生产不顺产量下降明显,导致本期铁水产量持续下降3.11万吨至218.17万吨。目前已经连降10周,创2022年8月中旬以来新低。
7、畅通民企债券融资渠道
1月6日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驱动的双重激励下,债券市场已成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完善债券市场建设,推动民企债券扩容增量。提高融资服务便利度;推动债券产品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绿色债等,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稳定存量,提升发债成功率。
8、多个省份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力争实现全年经济“开门红”
新年第一周,河南、安徽、湖南、江苏等多个省份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力争实现全年经济“开门红”。在各地重点投资项目中,除传统的基础设施、民生领域补短板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也是布局一大亮点。
9、中国新能源车企销量再创新高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大,推动中国车企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和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迎来了集体增长。
10、加大住房租赁开发建设信贷支持力度
据央行网站,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大住房租赁开发建设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业园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依法合规新建、改建长期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开发建设贷款。钢棒棒,钢棒棒电商平台,钢棒棒螺纹钢,找钢就找钢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