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经济增长堵点待疏通
联合国上周报告调降了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析指出,受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冲击、通胀压力持续的影响,再加上美国等国滥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挑动地缘冲突,全球经济复苏稳定性较弱,恢复动力不足的态势仍在延续。加快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正成为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面临的迫切问题。
2、美国信贷超过所有经济学家预期
美联储公布数据显示,11月消费者信贷总计增加238亿美元,远高于经济学家给出的最高预测值,预估中值为86亿美元。包含信用卡在内的循环信贷11月份增加191亿美元,创2022年3月以来最大增长规模。
3、国家发改委:将从个案和整体上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从个案和整体上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盯住个案。抓好投融资、招投标、市场准入、要素保障等典型问题整改,坚持以钉钉子精神以点带面地为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力争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着眼整体。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综合分析,不断健全民营经济形势监测指标体系。持续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通道,及时回应企业关切,针对共性建议研究形成可落地、能见效的政策举措。疏堵点、提信心、破壁垒、解难题、抓落实,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必将推动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4、福建三钢三明本部高炉工程项目高炉区域工程2#高炉顺利完成封顶节点任务
1月5日,中国十七冶集团冶金技术分公司承建的福建三钢三明本部高炉工程项目高炉区域工程2#高炉顺利完成封顶节点任务。项目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钢厂区内。减量置换投产后,两座高炉产能可达331.8万吨/年,装备水平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次封顶的新2#高炉高100.1米,容积1950立方米。
5、全国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企业集团达到17家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企业集团达到17家。17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约为27.9亿吨,较2022年增加约0.7亿吨,增长约2.6%。
6、预计全年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
据国铁集团消息,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2024年,国铁集团将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确保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预计全年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
7、国内钢材需求全面下降
中国钢材消费总量已达峰值,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钢材消费量8.9亿吨,同比下降3.3%。建筑、五金制品、铁道、钢木家具、自行车摩托车、集装箱等行业钢材需求全面下降。
8、铁矿石库存总量环比增加
目前截止到1月9日统计中国45港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2430.24万吨,环比上周四增加1.5%。47港库存总量13010.24万吨,环比周四增加1.6%。具体来本期各区域库存环比上周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华北区域随着铁矿石到港增至四季度以来的高位,区域内库存增加,同时压港有上升。
9、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创造奇迹”
汽车总销量超过3000万辆,出口量料达430万辆,超过日本近百万辆,跃居世界第一。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235.3万辆,同比增长8.5%;2023年累计零售2169.9万辆,增长5.6%。新能源车方面,2023年12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零售94.5万辆,同比增长47.3%;2023年累计零售773.6万辆,增长36.2%。乘联会认为,随着电动化转型和出口增量持续贡献,未来中国汽车年产销量突破4000万辆将是趋势。
10、新年伊始多地再推楼市新政,“因城施策”特征或更加明显
新年伊始,上海、东莞、洛阳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楼市新政,旨在引导购房者信心回升,进而推动成交量回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这些政策虽然是需求端的刺激政策,但也能够通过提振销售来改善房企现金流以及房企的信心和预期,从而有利于推动形成从销售到供给的良性循环。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从今年以来多个城市发布的楼市新政特点来看,二三线城市多以公积金、购房补贴政策为主,少数地区则继续从住房套数认定标准、交易税费、预售资金监管等方面入手,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钢棒棒,找钢就找钢棒棒,螺纹钢,钢市行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