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总理强调,要扎实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更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美联储今年料降息4次,通胀率将达到2%目标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全球交易策略主管Joshua Schiffrin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美联储将从3月份开始降息,今年共降息四次,通胀率将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
3、国常会明确: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着力稳市场、稳信心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4、21省份去年GDP出炉:广东率先突破13万亿 12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21个省区市公布2023年GDP数据。部分省份实现新量级的突破。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全年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经济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另外还有3个经济大省山东、浙江、四川经济总量也迈上新台阶,三省年度GDP分别突破9万亿元、8万亿元、6万亿元。此外,湖南实现年度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重庆、辽宁年度GDP迈入“3万亿俱乐部”。从GDP增速看,21省份中有12个省份跑赢全国,依次为海南(9.2%)、内蒙古(7.3%)、甘肃(6.4%)、吉林(6.3%)、重庆(6.1%)、山东(6.0%)、浙江(6.0%)、四川(6.0%)、江苏(5.8%)、安徽(5.8%)、河北(5.5%)、辽宁(5.3%),北京(5.2%)与全国持平。
5、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城市扩围
近期监管部门明确,纳入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的城市扩围,由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分别扩围至省会城市或城区常住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省会城市或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按照相关指标推算,纳入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的城市将由35个分别扩大至52个、106个。
6、机械行业钢需或达1.73亿吨
2023年1月-11月份,我国机械工业营业收入26.6万亿元,同比增长6.8%;利润总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3.0%。2023年机械行业钢材消费量达到1.73亿吨,较上年增长1.2%。
7、2024年铁矿供应仍维持宽松
2023年铁矿石价格先涨后跌,随后震荡上涨,整体呈趋强上行走势。生意社认为,2024年铁矿石供应仍维持宽松局面。因钢厂利润缩减,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有下行预期。而全年在政策预期下,铁矿石走势或先跌后涨,涨跌幅度预计不会太大。
8、春节期间螺纹钢产量将降至历年低位
1月24日至2月7日两周随着钢厂停产数量增加,电炉厂螺纹钢产量将进入快速下行阶段;节前、节中产量基本见底;节后第二周少数钢厂复产,产量开始小幅回升;直到3月在钢厂普遍恢复正常生产后,螺纹钢电炉产量将再度回归到放假前供给水平。从未来7周产量预估来看,在不考虑长流程钢厂轧线复产的前提下,春节期间螺纹钢产量将降至历年低位,最低位接近200万吨水平,供应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随着钢厂检修数量增加,钢市供需格局改善,利好钢材价格走势。
9、上海2024年将率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1月23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表示,今年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率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10、1月60城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84%,较上月降低2BP;二套平均为4.41%,与上月持平。截至2024年1月中旬,百城中有60城首套房贷利率已进入“3时代”。而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指数显示,2023年12月新房环比下跌城市有62个,同比下跌有48个;二手房环比全部下跌。钢棒棒,找钢,钢银,钢价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