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日报:用好中国制造大而全的优势
2023年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地位稳固,但由大向强仍是亟待攻克的重要命题。要补短板,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还要锻长板,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2、美国制造业PMI创2022年新高
美国1月ISM制造业指数49.1,创15个月新高,50为荣枯分界线。同日公布美国1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上升至50.7,创2022年9月份以来终值新高,预期和初值均为50.3。
3、1月份金融数据有望实现“开门红” 业界预计新增信贷或创历史次高
2024年1月份的金融数据发布在即。多位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1月份金融数据有望实现“开门红”。其中,预计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仍在4万亿元以上,将处于历史次高水平。“结合近期市场情况,预计2024年1月份信贷规模可能低于2023年同期,但高于2022年同期,金融数据基本可以实现‘开门红’。”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同比多增394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2021年同期多9842亿元。2023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少1959亿元。明明预计,今年1月份新增信贷在4.2万亿元至4.5万亿元之间,社融同比增速为9.3%,政府债融资的支撑减弱,但企业债融资可能较2023年12月份有一定的改善。
4、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35.3万人
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8万人,去年12月就业人数也从21.6万大幅上修至33.3万人。工资同比增速达到4.5%,高于预期的4.1%,创2022年3月以来最高。失业率连续第三个月持平于3.7%。非农数据发布后,交易员押注美联储3月份降息的几率下降至20%左右。
5、全年减税降费超2.2万亿元
据财政部,2023年年初及早明确了延续和优化部分税费政策,下半年再延续、优化、完善一批到期税费政策,精准支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的资金规模超过2.2万亿元。
6、1月下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866万吨
2月1日中钢协官网报告显示,1月下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866万吨,环比增加43万吨,上升5.2%,库存连续4旬上升;比年初增加137万吨,上升18.8%;比上年同期减少292万吨,下降25.2%。1月下旬,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环比均有所上升,其中螺纹钢为增量、增幅最大品种。
7、钢厂铁矿石库存升高,冬储补库接近尾声
本周247家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再增300.38万吨至10823.97万吨,连增7周,创下2022年6月下旬以来新高,库存消费比再增1.1天至39.68天,显著高于去年春节前水平,处于22个月高位。在钢厂长期处于低库存运行的背景下,冬储补库已经逼近尾声。与此同时,钢厂进口矿日耗仅微增0.01万吨至272.76万吨。
8、近百余家钢厂停产检修
进入1月份以来,钢厂盈利率持续低迷,超7成钢厂亏损,叠加寒冬淡季因素影响,钢需再次减弱。大批钢厂停产放假,安徽、川渝地区、云贵地区、广东、福建、广西、江苏、河南、湖北等地72家钢厂停产检修(最长停产90天)外,多家钢厂也相继停产检修。
9、1月房企拿地同比大增近45%
1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856亿元,同比增长44.8%。原因为:1月重点城市供应量季节性回落,企业拿地基数较小及“取消土地限价”带动重点城市房企拿地意愿恢复。但持续性有待观察。
10、中国船协: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
2月2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12月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