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21230
NEWs

新闻资讯

行业要闻:钢铁及相关行业资讯早读

作者:钢棒棒发布时间:2024-03-07

1、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设备更新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2、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可能适合在今年某个时候开始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作证词,重申可能适合在今年某个时候开始降息,但美联储需要对通胀回落至目标更有信心才能降息。鲍威尔表示,降息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向,对通胀降至2%目标有一定信心。他还表示,预计将对拟议中的美国版巴塞尔协议III规则进行广泛的、实质性的修改,以满足银行业反馈的需求。

3、1-2月国家能源集团全力保供 多指标同比增长显著

据国资委网站,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2024年1-2月份,国家能源集团精益组织、精细调度,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商品煤资源量同比增长4.7%,自产煤连续29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发电量突破20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供热量完成18793万吉焦、同比增长13.3%,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能源集团坚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持续在规模稳定性上发力,通过保持自产煤安全高效开采,增强外购煤、进口煤稳定获取能力,最大程度挖掘稳产增产潜力。发挥煤电支撑保障作用,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持续扩大热电联产,不断巩固拓展常态化长效化保供机制,增强常态化保供和应急保供能力,强化电煤增储、设备运维和应急能力建设,在能源保供中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4、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总经理王兰玉:推进钢铁工业绿色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兰玉表示:在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解决环境、能源和资源瓶颈问题的关键,并成为塑造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王兰玉建议,加快推进钢铁材料低碳产品价值实现,加快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试点建设,健全钢铁行业绿色能源消纳支撑体系。加快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试点建设。推进钢铁与城市发展减污降碳深度融合,加快开展顶层设计,出台钢铁工业产城共融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推动钢铁工业固废、水、热与城市发展高效协同。打造一批集工商业功能、创意内核、教育培训等多业态有机融合的工业转型示范区。(中证报)

5、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13.00万吨

据中钢协数据显示,2024年2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13.00万吨,环比增长1.38%,同口径比去年同期下降4.06%;生铁日产187.79万吨,环比下降1.42%,同口径比去年同期下降6.23%;钢材日产206.50万吨,环比增长4.03%,同口径比去年同期下降8.62%。

6、热卷高产模式继续

2023年,热轧板卷近二十年来呈现产能产量齐增模式。截至2023年末,热轧板卷产量达到29125.56万吨,产量增速达11.01%。超过螺纹钢(2023年产量为2.6亿吨),跃居为中国第一大钢材品种。钢棒棒,钢材批发,螺纹钢大全。

7、十大城市新房成交降62.4%

2024年2月,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386.36万平方米,同比降62.4%,环比降53.2%。供应端,截至2月底,全国城市土拍成交面积同比下降超50%,处历史低位水平。需求端,新房市场数据创下阶段性新低,市场谨慎观望情绪不减。房地产需求回暖难言乐观,压制相关品种钢材消费,利空钢价走势。

8、全国10094个工地开复工率62.9%

截至3月5日(农历正月廿五),百年建筑调研全国10094个工地开复工率62.9%,农历同比减少13.6个百分点;劳务上工率57.5%,农历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资金到位率44.7%,环比提升3.1个百分点。

9、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指数变化看,今年前两个月,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为稳定,但仍维持低增长格局。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稳定在49%以上,高于去年四季度47.9%的平均水平。

10、中国银河证券:供需两侧持续发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或可期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2024年1月建立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确定支持项目名单,精准满足合理融资需求,行业风险或将得到进一步化解;供需两侧或将共同发力,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双管齐下支持房地产新模式发展。我们认为头部房企展现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具有资金优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抬升,供给端政策持续放松或对部分房企产生较大边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