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信号持续释放 ,二季度经济向好势头巩固
前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1%,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上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近期,多个信号折射出中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专家表示,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提振房地产市场政策“组合拳”落地生效,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将持续巩固。
2、欧央行率先开启降息周期
6月6日货币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将打响主要央行降息第一枪。欧央行6月降息板上钉钉,但受高通胀、疲软增长和汇率波动等多重困扰,预计不会逐月降息而仅会每季度降息一次。
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银行31日发表题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称,金融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一是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和物价水平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促进消费和投资较快增长;三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四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强势,外贸外资稳健增长。
4、2024年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7
6月3日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7,较4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为2022年7月来最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速。具体来看,5月制造业供需持续扩张,生产指数升至2022年7月来新高,其中消费品类生产增长强劲;新订单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下行,外需扩张幅度明显放缓,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放缓,不过仍位于临界点上方。
5、5月30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2023年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
会上,正式发布了《2023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据省生态环境厅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专班政策项目组组长刘芸芸介绍,在推动钢铁行业创A过程中,我省积极推进落后装备替代,加快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淘汰进度,全省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有望2024年年底前全面淘汰。
6、铁矿石供需基本矛盾加剧
统计5月31日全国45港进口铁矿库存为14859.71万吨,环比增加4.39万吨。全国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9203.76万吨,环比减少135.17万吨,铁矿库存仍处于高位,上周铁矿到港相对减少,但5月以来全球铁的发运量维持高位。
7、煤矿事故再发
据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相关部门消息,位于宁阳县的山东能源华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导致8人被困,目前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
8、我国全面进入汛期
我国全面进入汛期,南方进入主汛期。受暴雨影响,海南、广东、福建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汛期可能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从而减少对建筑钢材如螺纹钢等的需求。
9、5月份重卡市场销量同比下降
2023年5月份,我国重卡市场销量约7.5万辆左右(开票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环比4月份下降9%,比上年同期的7.74万辆小幅下滑3%,减少了约2000辆。
10、房企拿地降幅扩大
据中指研究院,1-5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3146亿元,同比下降26.7%,相较1-4月降幅进一步扩大。央企国企仍是主力,这与稳健型国央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钢棒棒,钢材批发,螺纹钢价格,钢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