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医保局公布新版药品目录,本次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
国家医保局公布新版药品目录,本次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罕见病、抗感染、中成药和其他领域用药。同时,调出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2、数字贸易改革迎顶层设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3、商务部回应:中方希望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
商务部回应美国或将新增对华出口限制相关报道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若美方执意升级管制,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
4、全国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
全国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办好促消费活动,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5、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初步预计,2024年我国GDP增长5%左右。展望2025年,内外部政策变化将是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最大变量,预计2025年GDP增长5%左右。
6、新一轮债务置换迅速启动
数据显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后,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新增限额从3.9万亿元增加到9.9万亿元,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调整为355185.08亿元。目前已有多地披露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计划,规模合计超1万亿元。专家认为,新一轮债务置换迅速启动,年内发行2万亿元可期。
7、10月钢铁行业利润扭亏为盈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随着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内消费需求平稳恢复,叠加工业品出口持续增长,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有所改善。10月份,原材料制造业中的钢铁行业今年以来月度首次扭亏为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80.1%。
8、山西省内已累计停产检修高炉5座
山西省内已累计停产检修高炉5座,检修容积4270m³,日影响铁水产量约在1.35万吨,日产能利用率为85.3%,相比上期下降2.4%;轧线累计检修15条,日影响产材量约在6.35万吨。钢棒棒,钢材批发,螺纹钢价格走势,钢材报价,全国钢材。
9、11月1-24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63.8万辆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1-24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63.8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29%,较上月同期增长4%;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6.7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68%,较上月同期增长7%。
10、国内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上升0.06%
据百年建筑调研,截至11月26日,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为64.88%,周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其中,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为68.16%,周环比上升0.08个百分点;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为47.96%,周环比上升0.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