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互致贺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互致贺电,庆祝中印尼建交75周年。习近平强调,中印尼同为发展中大国和“全球南方”重要力量,双方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
2、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口开幕
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口开幕。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携4100余个品牌参展。
3、初步统计,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
中国央行称,初步统计,2025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0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832亿元。
4、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豁免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豁免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答记者问称,中方正在对有关影响进行评估。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立场是一贯的。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正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理性声音,在纠错方面迈出一大步,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错误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道路上来。
5、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现,4月下旬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
A股上周明显震荡,但诸多稳定市场政策密集落地,推动主要股指低开高走,沪指收复3200点关口。业内机构判断,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现,4月下旬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中期来看,围绕内需政策发力和AI应用落地是今年主要方向。具体配置方面,建议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应对市场短期波动,投资以结构性机会为主。4月至5月或以科技主题行情的交易机会为主,进入三季度后,消费、先进制造和周期中的核心资产或将占优。
6、近期A股市场掀起“回购潮”
根据数据显示,上周(4月6日至4月12日)共有134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达49.73亿元。而2024年同期有72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总金额仅为9.55亿元。上周实施回购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去年同期的1.86倍,回购总金额为去年同期的5.21倍。
7、进出口银行助力民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
日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台《关于培育民营企业国际经贸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专项方案》,其中提到,将积极满足民营企业对外经贸多场景、全链条融资需求,重点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助力民营企业拓展中间品贸易。
8、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深圳将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全力全速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产业,为广大企业和机构在深布局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打造全球具身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9、美方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
10、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降成本成效显著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物流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快推进,成为助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预计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60万亿元。在数字经济与物流规模蓬勃发展的双轮驱动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2006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在助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