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资机构加速入场布局A股
高盛PrimeBrokerage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的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1日,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约2.5万亿元,相比2024年末的2.31万亿元增长8%,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2.72%。此外,截至8月21日,A股市场已有920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报,其中有26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里出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身影,合计持股市值约301.40亿元。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的最新研报观点认为,A股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中期展望向好。
2、全社会用电量7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全社会用电量7月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这在全球也属首次!国家能源局发布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新能源占比显著提升,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快速增加,占比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
3、欧盟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双方在7月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
根据联合声明,美国将对汽车、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欧盟承诺取消对美国产工业品的关税,并为美国海产品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欧盟还计划到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能产品,另采购400亿美元的美国人工智能芯片。
4、据21世纪经济报道,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出,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具体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参与其中。
5、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强调要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发展。
6、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近期,浙江、贵州、吉林等地多家村镇银行宣布将下调存款利率,降幅在10—20个基点不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多家银行近期推出了年化利率在2%以上的大额存单产品,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本轮存款利率下调以中小银行为主,面对净息差下滑趋势,中小银行主动调控负债成本,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以稳定息差。在未来存款利率下调趋势仍将持续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应深入考虑如何摆脱高息存款依赖、打造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7、五大材表需大幅转增
本周五大材产量878.06万吨,环比增加6.43万吨,总库存1441.04万吨,环比增加25.07万吨,表需852.99万吨,环比增加21.97万吨。分开来看,螺纹钢产量214.65万吨,环比下降5.8万吨,库存607.04万吨,环比增加19.85万吨,表需194.8万吨,环比增加4.86万吨;热卷产量325.24万吨,环比增加9.65万吨,库存361.44万吨,环比增加3.97万吨,表需321.27万吨,环比增加6.52万吨。
8、山西前7月累计产煤超7.5亿吨,同比增7.2%
8月21日从山西省统计部门获悉,今年7月山西省规上原煤产量10699.1万吨;1至7月规上原煤产量累计达75644.0万吨,同比增加7.2%,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