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5日至16日在甘肃、青海调研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5日至16日在甘肃、青海调研。他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国际主导货币具有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由一国主权货币来承担存在内在的不稳定问题。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智能合约、去中心化金融等技术将持续推动跨境支付体系的演进和发展。
3、“境外个人境内限购房令取消”系误读
“境外个人境内限购房令取消”系误读。外汇局新闻发言人李斌强调,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仅是在银行办理资金结汇支付时的审核程序优化,并未改变现行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享受政策便利的前提是境外个人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
4、去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表示,去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收达到18万亿元左右。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农业农村部重申,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5、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其中8项与“高品质服务供给”有关。文件提出,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等。文件还首次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6、中美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15日傍晚表示,中美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7、焦煤减产预期升温
据相关消息,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山西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督察组向山西反馈了相关问题,其中关于煤炭行业,督察组要求“严格落实煤炭总量控制,切实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供应方面,吕梁、临汾地区个别煤矿新增停产,产地多数煤矿维持正常生产。
8、市场传闻唐山减排停产
今日市场传言唐山会议要求减排满足50%,硬减排措施(停产措施):钢铁企业的烧结机、球团、白灰窑停产 40%,高炉焖炉 40%,以装备计。焦化企业延长结焦时间 30%。据了解,有钢厂有收到限产消息,烧结机限产30%,企业自行报计划,高炉暂时没有收到限产消息。
9、10大城市二手房成交同环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上周(9月8日-9月14日),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127.5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4%,同比下降5.3%。同期,1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签约)面积总计209.5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8.7%,同比增长10.2%。
10、房地产市场仍在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国家统计局:从前8个月情况看,受国内外形势变化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虽有波动,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去库存成效仍在显现,房地产市场仍在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近期部分城市进一步调整优化住房政策的效果也有所显现,市场交易出现改善。下一阶段,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还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