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多项宏观数据企稳回升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多项宏观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呈现积极变化。其中,工业生产实现由降转升,服务业生产指数下行势头减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收窄,失业率小幅下降。
2、国内保供稳价或将常态化
大宗商品价格具有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因此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策略上,也要双管齐下。从商品属性上,要加大保供稳价的力度,做好国内的供给。从金融属性上,要做好市场监管等,确保市场预期稳定。
3、水利部:争取今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完成达到1万亿元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发布会上表示,就今年来讲,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完成要超过8000亿元、争取达到1万亿元,迫切需要落实“两手发力”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多利用金融信贷资金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
4、交通运输部:适度超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要求,积极做好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工作。适度超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102项国家重大工程涉及交通项目,加快推动打通“断头路”、水运通道项目等开工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加大以工代赈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稳中有增。
5、统计局:前5月全国分省市粗钢产量出炉
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5月全国粗钢产量9661万吨,同比下降3.5%;1-5月全国粗钢产量43502万吨,同比下降8.7%。从分省数据来看,2022年前5月11个省市粗钢产量同比降幅超10%。其中河北降12.11%、山东降21.41%,河南降10.41%、四川降14.33%、云南降12.48%,天津降15.24%、浙江降14.41%、上海降20.29%、吉林降12.66%,重庆降18.80%和贵州降37.53%。
6、安赛乐米塔尔发布全球低碳排放钢铁标准
随着对钢铁脱碳的日益关注,日前,安赛乐米塔尔发布了一项全球低碳排放钢铁标准的概念,旨在激发全球炼钢脱碳并支持创造市场对低碳排放和最终接近零排放的钢铁产品的需求。
7、惠誉上调对铁矿石短期价格预期
惠誉已上调了对铁矿石、焦煤和动力煤、镍和锌的短期价格预期,以反映疫情后的供需扰动,尤其是俄罗斯的供应中断。随着新矿供应的增加,预计2023年金属和矿产价格将放缓;预计全球金属和矿产产量将在2022年晚些时候增长,以抵消供应中断的影响。
8、唐山国企重组 四大集团揭牌
日前,唐山市新组建重点企业集团集中揭牌活动举行,唐山市城市发展集团、金融发展集团、能源集团、安居集团揭牌成立。
9、多家钢厂宣布检修
近日,受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影响,生产成本压力较大,钢厂亏损进一步扩大,检修企业增加。包括长治兴宝、吉林金钢、铜陵富鑫、新兴铸管、丽水华宏钢铁制品等钢铁企业纷纷宣布不同程度的停产检修。
10、日企将共同开发不使用高炉的制铁法
日本制铁和JFE钢铁、神户制钢所等组成的企业联盟将共同致力于开发不使用高炉,而是利用氢削减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制铁法。将在日铁的波崎研究开发中心和JFE的东日本制铁所千叶地区建设小型试验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