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9月金融数据重磅发布,M2、社融、新增贷款增速均超预期
央行发布数据显示,中国9月M2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专家指出,9月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增长既有政策推动的外生因素,也有经济运行动能逐步修复的内在原因。当前时间窗口也要求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货币政策可以考虑进一步引导LPR下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举措。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维持对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3.2%的预期,但将2023年增速预期再下调0.2个百分点至2.7%,并称有25%的可能性降至2%以下。IMF同时预计,全球整体通胀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达到9.5%的峰值,明年四季度将下降到4.7%。IMF同时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称,自今年4月以来,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有所增加,风险平衡明显向下行倾斜。
3、美联储副主席:紧缩政策已冲击经济基本面 未来加息将非常谨慎
当地时间10日,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表示,为了能更好地对齐供应端,高利率正在抑制经济的需求端。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将非常谨慎且依赖数据,会根据经济、就业和通胀的即时表现动态调整。
4、发改委产业司召开加快推进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会议介绍了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建设工作总体推进情况,并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考虑。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国家矿山安监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以及相关省(区)参加。
5、山西焦煤: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1亿元-85亿元 同比增长155%-167%
山西焦煤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0.9亿元-84.6亿元,同比增长155%-167%,第三季度预计同比增长95%-125%;报告期受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的煤炭产品盈利同比大幅增加。
6、各地已出台稳楼市新政超500次,有望与全国性政策“组合拳”形成共振
截至10日,今年全国各地已累计出台稳楼市政策超500次,涉及放松限购、限贷、限价、限售,放松公积金贷款,税费减免,购房补贴等。国庆前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四部门祭出全国性政策组合拳,这是时隔6年半中央层面首次出台稳楼市一揽子措施,向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
7、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预计190.8万辆,同比增21%
初步统计,9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0.8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1%,较上月同期增长2%;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24.9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9%,较上月同期增长7%。乘用车作为制造业的龙头产业,产业链较长,是作为民生除房地产外的最大消费品。房地产零售额增长,有望拉动钢材采购,带动制作企业钢材采购量,进而利好中长期钢材价格。
8、邯郸地区环保限产对钢企的影响量
针对“河北地区钢厂烧结或于10月14日至10月22日期间环保限产,此次烧结限产不止是唐山地区,(邯郸)武安钢企也接到了相关通知,河北省内环保评级A类钢企限产30%,其他钢企最多限产50%”的消息,据调研,如若按照要求执行,邯郸高炉铁水日均影响量共计约8.2万吨,较当期调研日均影响铁水量增加1.44万吨。管控期间共计减少铁水产量73.8万吨。
9、焦企开启第二轮提涨
10月9日个别焦企开始提涨第二轮,钢厂未做出回应,预计焦企会陆续出台提涨通知,但受会议限产影响,本周焦炭第二轮提涨难落地,现原料煤供应紧张,炼焦煤价格开始有走强的趋势,但临近会议炼焦煤上涨空间有限,短期价格维稳。
10、多地疫情频发 物流运行受阻国庆假期结束后,各地反复出现新一轮疫情。为此,多地已调整防控措施,要求所有来(返)人员核酸检测执行“三天三检三不”,即核酸三天每天一检,期间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谢绝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