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行两会”齐发声,国常会狠抓稳经济政策落实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要求,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抓好填平补齐,确保全面落地;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条件的不得停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落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和相关16条金融政策。
2、全球铁矿石需求和价格“双降”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23年第一季度铁矿石的采购价格将比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20%。由于对世界经济减速的担忧,市场对钢材的需求下降,炼钢用煤(原料煤)需求也下降了2%。尽管铁矿石现货价格有上升趋势,但是市场需求能否恢复还是未知数。
3、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2023年中国和全球钢铁需求预测
12月20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2023年中国和全球钢铁需求预测,预计2022年我国钢材消费量为9.2亿吨,同比下降3.1%;预测2023 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为9.1亿吨,同比下降1.1%。根据钢材消费量和钢材、钢坯净出口分析,预测2022年和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分别为10.1亿吨和10.0亿吨,同比分别下降2.4%和1.0%。
4、印度将在钢铁生产中增加低品位铁矿石的使用
印度政府表示,国内钢铁行业必须采用新时代技术并开展研发活动,以在生产中利用低品位铁矿石。印度钢铁部长Sanjay Singh 表示,与高品位铁矿石相比,印度低品位铁矿石的产量正在增加。国家将采用先进的冶炼技术,利用自产的约 1 亿吨低品质矿石来进行钢铁生产,并会制定共同战略用于研发合作。
5、1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
中钢协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599.01万吨,比上一旬增加64.86万吨,增长4.23%,比上月底增加68.62万吨,增长4.48%,比上月同旬减少131.00万吨,降低7.57%,比去年底增加469.32万吨,增长41.54%,比去年同期增加242.01万吨,增长17.83%。
6、30家煤炭企业日均焦精煤产量同比降4.3%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2月中旬,30家煤炭企业焦精煤产销量分别完成536万吨和535万吨,旬度日均产量环比降幅0.8%,同比降幅4.3%。截止12月中旬,30家煤炭企业累计生产焦精煤1.92亿吨,同比下降4.9%。截止12月中旬,重点监测的50家钢焦企业累计消耗炼焦煤1.60亿吨,同比下降9.1%。
7、上海市发布支持本市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若干政策措施12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本市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沪府办规〔2022〕18号),鼓励重点工程建设施工项目不停工、少停工,在补贴期间,当日实际上岗人数达到2022年11月末实际上岗人数80%以上的重点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给予上岗工作的一线人员每人每天100元补贴。
8、22城集中供地接近尾声
从成交金额来看,今年22城市本级范围内累计揽金约1.77万亿元,相较于2021全年22个城市市本级累计土地出让金收入2.66万亿元(含集中供地政策实施之前的成交地块)而言,同比下降超过三成,即较去年少卖了近9000亿元。
9、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超强增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超强增长。2021年出口市场销量219万台,同比增长102%。2022年1-11月出口市场销量300万台,同比增长51%。11月中国汽车出口37.5万台,同比增长69%,表现超强。
10、疫情尾声,消费需求缓慢恢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11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0.1%,11月当月,中国消费进一步下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国内经济在疫情扰动下,消费增速下滑,消费意愿降低,虽然政府多个部门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但短期稳定经济基本面,确保经济稳中求进仍需更多手段,且在消费淡季情况下,终端采购持续走弱,利空钢价走势。